2025年11月6日,北京博仁医院李建宇教授团队成功实施首例帕金森病双靶点四通道方向性电极“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中,团队为患者植入了波士顿科学公司最新研发的Vercise Genus™ DBS系统。此次手术不仅是该系统在国内乃至国际临床应用中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有力推动神经调控技术迈入精准化、个体化与智能化并举的全新阶段。
七年帕金森困局 一朝精准破局
本次首例患者为一位68岁的老年女性,自2018年12月起出现左侧肢体运动迟缓、发僵及动作变慢等症状,并伴有左足踇趾麻木不适。经多家医院诊断,确诊为帕金森病。多年来,患者尝试了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减退,症状控制不理想。近一年来,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明显,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经医生评估后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李建宇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首先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术前精准规划,确定最佳植入路径和靶点位置。随后,在立体定向系统的引导下,通过微电极记录技术进一步确认靶点位置,确保电极植入的准确性。最终,成功将四通道方向性电极植入患者脑内预定靶点,并完成脉冲发生器的植入与连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左侧肢体运动迟缓、发僵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四通道“智能电极”:重新定义帕金森治疗精度
本次手术中李建宇教授采用的是四通道方向性电极,能够同时针对苍白球丘脑束(PTT)与丘脑底核(STN)双靶点进行精准刺激,通过独立调节每个通道的电流强度和方向,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神经调控。这种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还有效减少了传统DBS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
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不断发展,DBS手术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李建宇教授表示:“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不仅验证了四通道方向性电极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为未来更多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次首例帕金森病双靶点四通道方向性电极DBS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北京博仁医院在神经外科领域的雄厚实力和技术水平,也为国内外复杂帕金森病例的治疗开辟了创新路径。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在神经调控领域深耕细作,为更多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