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患者故事 >> 正文

健康教育

患者故事

战友故事 | 异基因移植为晚期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重启“生命之门”

字号: + - 14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淋巴瘤亚型,其发病原因通常与免疫缺陷导致的EB病毒(EBV)感染有关。因其发病率较低且临床表现独特,诊断与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晚期复发/难治性(r/r)患者,长期生存率通常不足20%,亟须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突破生存瓶颈。如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晚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临床中,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因分期而异。早期患者多采用放化疗联合模式,临床治愈率相对较高;晚期患者则以化疗为主,治疗难度更大。目前公认的方案是含门冬酰胺酶的一线化疗,辅以可能的巩固治疗,即便如此,晚期患者预后依然不容乐观。

近年来,北京博仁医院吴彤教授团队李智慧主任团队深耕于NK/T细胞淋巴瘤研究领域,其临床研究成果清髓性allo-HSCT能改善晚期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入选2024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口头报告(Oral)。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启示:对于晚期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在获得完全缓解(CR)后尽早桥接allo-HSCT治疗,以显著提升长期生存机会。这一发现,无疑为深陷治疗困境的晚期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点燃了新的生存希望。 (点此查看详细报道)

(李智慧主任2024年ASH现场)

近期,多位曾在博仁医院接受异基因移植治疗的晚期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 患者陆续返院复查。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均持续保持着完全缓解状态,身体状况稳步恢复,生活正逐步回归正轨。

1. 不惑之年病魔突袭,异基因移植助她重掌生命舵盘

2023年外院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IVB期,IPI 3分,高中危组)。治疗期间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后经化疗达到部分缓解。 2024年3月转入博仁医院,基因检测提示STAT3 p.D566N突变,经后续化疗达到完全缓解。考虑到患者属高危r/r NKTCL,单纯化疗难以维持长期缓解,2024年4月接受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女供母)。移植后定期评估原发病持续完全缓解。目前移植后1年1月有余,骨髓及PET-CT复查均证实持续完全缓解,特为移植团队送上锦旗和感谢信。

2. 从头痛欲裂、行走不稳到健步如飞,移植创造生命奇迹

2024年初确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外院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2024年4月起,她相继出现行走不稳、左侧面瘫(无法皱眉、左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结合影像学考虑颅内占位。

2024年5月入我院时评估疾病为部分缓解,但脑脊液EBV阳性,影像学检查提示中枢受累。经化疗联合腰穿鞘注,脑脊液EBV转阴,颅内占位明显缩小。2024年7月行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女供母)。目前移植后接近一年,持续完全缓解。她每天坚持散步和面部运动,阳光般的笑容感染了众多病友。

3. 新晋妈妈确诊恶性肿瘤,自体移植后复发,二次移植终迎新生曙光

2021年,刚过而立之年,还在妊娠期的她确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先后接受化疗、放疗,靶向药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但在自体移植后仅一个月复发。2024年3月,孤注一掷的她来到北京博仁医院,接受亲缘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弟供姐)。过程惊心动魄:噬血细胞综合征、多重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气胸轮番来袭。移植医护团队昼夜坚守,抗感染、调整免疫抑制剂、加强支持治疗……终于,移植后多次评估本病持续完全缓解。2025年3月,移植后一年定期复查,疾病控制稳定,她期待着可以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4. 青春年华遇狡猾病魔,移植后稳步迈向新生

2023年5月,21岁的他因发热、扁桃体炎去医院就诊。同年7月,接受扁桃体切除术后病理确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医生先后给予他4个疗程化疗,疾病达部分缓解。2024年1月首次入住博仁,经综合评估,于2024年2月接受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母供子)。目前移植后1年3个月余,疾病持续完全缓解状态。现在的他长胖了一些,每天都在坚持锻炼,迎接新的生活。

5. 身体不适一年后确诊恶性肿瘤 ,异基因移植后持续CR,拥抱健康慢生活

2021年7月,她先后出现鼻塞、牙龈肿胀,在当地就诊耳鼻喉科服药后未好转。2022年3月起,开始反复鼻出血、淋巴结肿大伴低热乏力,直至同年7月,经鼻咽部病理活检确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2023年10月,她来到博仁医院,完善各项检查,于2024年12月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后多次PET-CT及骨穿/腰穿评估本病持续完全缓解状态。如今移植后近1年半的她各项指标良好,以前总是急性子,现在开始享受“慢生活”,心态越来越好,体重也从出院时不到80斤恢复到了现在108斤。

6. 自体移植后复发合并噬血,异基因移植迎来生命曙光

2023年8月,来自安徽、年仅23岁的他被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经2个疗程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2024年1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仅仅一个月后(2024年2月),他突发高热,血浆EBV-DNA阳性,诊断考虑原发病复发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紧急北上求医,后辗转来到博仁医院。全面检查后,他再次开始接受化疗。但后续PET/CT检查提示多发髓外浸润(累及上颌骨、肝脏等),提示疾病进展。吴彤主任李智慧主任团队迅速调整化疗方案,并同步启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评估。

2024年5月,给予化疗同时控制疾病后,行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幸的是,移植后第38天出现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复查PET/CT显示全身多部位淋巴结及肝脏出现新发病灶,经病理活检再次确诊复发。危急关头,移植团队果断调整治疗方案……终于,2024年10月(移植后5月),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复查骨穿、腰穿、PETCT提示本病持续完全缓解状态。

如今已经移植后一年,情况稳定的他正在家中休养,身体恢复了不少。面对这场惊险重重的抗癌之战,他的这场“仗”虽然赢得惊险,但生命的曙光从未如此真切。

结语:

对于深陷晚期复发/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困境的患者而言,预后往往笼罩在沉重的阴霾之下,治疗方式选择有限且往往效果不佳。然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犹如穿透阴云的一束强光,照亮了患者原本黯淡的前路,点燃了重获新生的希望。尽管移植之路仍伴诸多严峻挑战,但随着移植技术的持续精进,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allo-HSCT在复发/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为更多挣扎在绝境边缘的患者开拓一条通往新生希望之路,让生命之花在医学的发展中得以延续。


本文专家简介

李智慧主任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二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长期深耕于血液内科临床工作及实验室研究工作,在CAR-T桥接allo-HSCT治疗B-ALL、T-ALL、NK/T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MDS等疾病及移植合并症的防治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学术任职:

血液病数字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儿童肿瘤营养专家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Radiology Science国际英文杂志编委。

科研成果:

在Annals of Hematology, Frontiers in immunology,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Frontiers in Oncology,Medicine,Journal of Pediatric Hematology/Oncology,Cancer Reports等杂志发表数篇SCI文章,其中典型代表如下:

二十余次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欧洲血液学年会EHA,欧洲骨髓移植年会EBMT,亚太血液与骨髓移植年会APBMT等国际血液学大会上发言及壁报交流。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李智慧医生视频号,获取更多移植相关资讯!


战友们,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拨打咨询热线:13511096294,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博仁小助手】微信进行详细咨询。

【博仁小助手】微信二维码



  • 400-00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