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博仁资讯 >>医院新闻 >> 正文

博仁资讯

医院新闻

公益同行 | 2025病房学校暑期课堂温暖收官!用非遗和AI点亮大病患儿多彩童年

字号: + - 14

“老师,这个积木搭的夹子真的能动起来吗?”一个戴着口罩的小男孩一边小心翼翼摸着桌上的积木零件,一边充满期待地问道。身旁的志愿者姐姐笑着点点头,耐心陪他一步一步组装。

这个夏天,一场名为 “穿越非遗时光,探索 AI 未来” 的公益课堂,为病房里的时光添上了别样色彩。活动先后走进了北京高博医院与北京高博博仁医院的新阳光病房学校,由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SAGA 星光线上公益课堂、编程猫、博医同行、高博医疗集团联合发起。这场融合传统非遗与前沿 AI 的特别体验,让大病患儿暂时放下治疗的疲惫,在动手实践中触摸文化的温度,在科技探索里点亮对未来的憧憬。

AI+非遗

活动伊始,新阳光病房学校的昕昕老师率先站上讲台,为孩子们一一介绍本次活动的 “特殊来客”。首先是来自 SAGA 星光线上公益课堂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有香港大学的陈芊芊、杨雅雯、张勤雅,还有北京大学的苌佳睿、南京传媒学院的段锦然、北京大学的苌佳;接着是深耕科技公益、带来趣味知识的编程猫公益负责人谭义明老师;最后还有始终守护病房学校、熟悉又亲切的新阳光病房学校负责人王然老师。

孩子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了到场的嘉宾。这掌声里,藏着孩子们对新朋友的欢迎,更满是对即将开启的 “非遗 + AI” 探索之旅的期待。

未来实验室:用积木搭建童年的科学梦

“你看,我的积木动起来了!”一位小男孩兴奋地向身边的朋友展示他刚完成的剪叉结构模型。在“未来实验室”这节课程中,编程猫为孩子们带来了机器人科普实践课包,志愿者老师们以积木为媒介,带孩子们步入结构与编程的奇妙世界。孩子们从对比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稳定性开始,逐步尝试组装机械臂、旋转飞椅,认识剪叉结构和齿轮加速结构。

课程并不强调“学会”,而是着重“体验”。当原本摇晃的伸缩装置夹子因为增加了一个摩擦长销支撑而变得稳固,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成就感,比任何奖项都更珍贵。

非遗工坊:用天然面团捏出病房里的彩虹

在“非遗工坊”的课程中,志愿者带来的面塑材料,并非普通彩泥,而是用纯天然面粉和食用色素制成的安全面塑泥。这对免疫力较低、不能接触化学材料的血液肿瘤患儿来说,意味着一次放心玩耍的机会。

面塑材料包

有个小男孩因为血象偏低未能来到现场,他的妈妈代他参加了课程,并把材料包带回了病房。课程结束后,昕昕老师收到家长发来的消息:“孩子高兴极了,一直说‘我终于也能玩橡皮泥了’……他从2岁生病后就没碰过这类玩具,谢谢你们这么用心。”

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揉捏着手中的面塑泥,创作出独具特色又有生命力的作品。非遗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名词,而成了一种可触摸、可创造的温暖体验。

课程结束时,每个孩子都收到了编程猫送出的“抱抱系列”毛绒公仔以及SAGA 星光线上公益课堂志愿者们准备的小礼物。两场活动虽然短暂,却像在病房里投下了一束光,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和来自外界真诚的关怀。

“疾病会限制身体,但不能封锁童年。”病房学校的课程会持续开展下去,感谢所有志愿者、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的付出与陪伴,你们给大病患儿带来的不仅是欢笑,更是看向未来的窗口和探索世界的勇气。未来,期待更多爱心力量的加入,汇聚点滴微光,共同守护大病患儿的彩色梦想与珍贵童年



  • 标签:
  • 400-000-5291